家教常见问题

面对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我们没有现成的教育经验;面对孩子身体发育提前,我们可能无所适从;面对网络时代孩子的特殊心灵成长,我们可能无法解释……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可能会让许多家长手足无措。如果您在家教过程中感觉到老虎咬天——无从下口时,不妨看一看我们为您精心打造的“家教常见问题”栏目,帮您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孩子个体等方面解答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上课问题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家教常见问题 ›› 学校中常见问题 ›› 上课问题 ›› 文章正文

孩子上课不爱发言怎么办【适用一年级】

责任编辑:小丽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21日 11:30 浏览次数:11980
No.A55973

有的孩子在家时就像个“小广播”,看见什么都会说个不停,可是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就变得不爱发言了。家长问孩子为什么不爱发言,孩子总会说出这样那样的理由。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案例对照】

对照一下,您的孩子有这些问题吗?

【案例1】

课堂上的“纯听众”

凯凯自从上了一年级之后,话少了很多。妈妈感到有点不对劲儿,就去问凯凯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告诉她,凯凯在班里表现挺好,也没有和同学发生任何矛盾,就是上课的时候很少举手发言。妈妈听了很担心,就问凯凯上课怎么不喜欢发言呢?凯凯说:“老师讲课有点快,她提的问题我还没有想出答案来,别的同学就举手发言了。反正我也没有机会发言,现在都懒得举手了。”

【案例分析】

这种情况主要是孩子还没有适应小学课堂学习生活,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出现这样的现象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上课的时候没有学会新授的知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想出答案;另一种情况是想出答案需要的时间长一些,其他学生已经举手回答了。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孩子举手发言的积极性,慢慢也就形成不举手发言了,成了课堂上的“纯听众”。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习惯上还存在着幼儿园的影子,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还不能很好地听课,或者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太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对新授知识的掌握。因为跟不上节拍,举手发言的机会就让其他同学抢走了。

【案例2】

腼腆女孩文文

文文每次考试成绩都很优秀,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学生。

但是她是个腼腆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很少举手发言。为此,老师和文文谈了好多次,文文总是笑笑说:“每次想举手的时候,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乱跳,脑子里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如果站起来答错了,让同学们笑话,那多难堪啊!所以,我还是不发言了吧!”

【案例分析】

不仅文文有这样的担心,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心理,怕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会嘲笑。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有强烈的自尊心,甚至“虚荣心”。这种心理的存在,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己给自己制造了压力,也就没有勇气和胆量举手发言了。这样的孩子缺少的是面对大家的勇气。

主观上是孩子腼腆、胆小,缺少自我展示的胆量等因素,客观上也和家长、老师平时喜欢表扬、肯定正确的做法,而忽视对错误做法的引导有关。比如,当孩子做了一件让家长满意的事情,家长会大加赞赏,甚至给予物质奖励。当孩子做的事情让家长不满意,就会表现出不认可、不教育的态度,甚至会严厉批评、惩罚等,而没有做到帮助孩子去分析为什么没有做好的原因。这样一来,慢慢就让孩子有了“没有把握答对,还不如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心理。

【案例3】

不屑回答简单问题的壮壮

妈妈对壮壮说:“壮壮,孙老师对我说,你上课很少举手发言,还有很多小动作,这是怎么回事啊?”壮壮说:“老师的问题都太简单,发言的机会还是给其他小朋友吧!”原来,壮壮是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课堂上老师的问题一般都是针对多数学生的,相对容易一些。壮壮感觉,这样的问题即使回答出来,也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优秀,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案例分析】

壮壮应该属于那种比较聪明,又有个性的孩子。他不愿举手发言,就是感觉老师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喜欢回答别人回答不了的问题,来展示自己的“优势”。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错误,越是容易的问题越容易失误,而有难度的问题往往能很好地解答。这样的孩子一般自信心比较强,再加上自己平时考试成绩较好,一直在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中成长,慢慢地就形成了“目空一切”,错过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甚至会出现“自以为是”的心理障碍。

【案例4】

不喜欢数学课的飞飞

班主任王老师告诉飞飞的妈妈:飞飞的语文和其他科目学习都很好,就数学老师说飞飞数学成绩差,上课不喜欢发言,对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积极性不高。飞飞的妈妈问飞飞是怎么回事,飞飞说:“数学老师太严厉,很少表扬同学,我就不喜欢他。”

【案例分析】

这种情况是典型的抵触情绪在作怪。小学生因为对某学科不感兴趣,上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学习不积极,对老师的教学不配合,于是,就会用不举手发言

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小”情绪。

造成对某学科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比如,孩子在学习某学科的时候出现了“学不会”“跟不上”的情况,慢慢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再去努力了。比如,因为某种原因,对所教学科的老师“不喜欢”,造成心理上对这个科目的排斥。案例中的飞飞,很明显是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在课堂上也就不爱举手发言了。

【方法解决】

如果您的孩子确实有上课不爱发言的情况,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您指导孩子养成乐于发言的好习惯。

1 要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不爱发言的原因

(1)如果是因为腼腆不好意思回答、不愿意回答、不敢回答,家长就要多鼓励。

(2)可以用身边的小朋友做榜样,鼓励孩子对上课发言要有信心,引导孩子感受发言的成就感。

2 利用家庭或者朋友聚会,给孩子多创造发言的机会

比如,可以设置抢答的问题,对抢答正确的给予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培养孩子在人多的场合下乐于表现,锻炼孩子的勇气和胆量。

3 给孩子建立一个“发言表”

(1)让孩子每天记录一下自己上课发言的次数,写在相应的日期里,并且把当天自己感觉最满意的发言,用一句话记录在表格的备注里。

(2)还可以根据每天发言的次数,设置几个奖项。如:一天发言5次,给一次口头表扬;一天发言10次,奖励一朵红花等。

4 鼓励孩子多和陌生人说话

克服紧张心理“两招”

1.深呼吸法:发言前作一个深呼吸,会起到给自己“打气”的作用。

2.自我暗示法:暗示自己“我很棒”“我一定能行”“这节课我一定回答得最优秀”。

(1)比如,超市购物、餐厅吃饭的时候,可以安排孩子去跟服务员问点事情。

(2)购物的时候,问售货员“什么东西在哪里”。

(3)在外就餐的时候,问服务员“哪里可以拿到餐巾纸”等。目的还是锻炼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的能力。

5 家长要多和老师交流

及时了解孩子上课发言的情况,一旦发现孩子发言的情况有所改善,家长一定不要吝啬鼓励和表扬。

本文摘自《小学家庭教育全解》,未经书面允许,禁止转载。

返回〖家教常见问题〗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