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导读

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中外名著导读帮助学生全方位接近大师、深层次品读文学名著。

中外名著导读

  ›› 淘知中学 ›› 中学资源专题中心 ›› 知识乐园 ›› 中外名著导读 ›› 文章正文

中外文学名著导读(8)

责任编辑:Spring 发表时间:2014年05月19日 17:54 浏览次数:2811
No.A47596

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

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70年曾应征入伍参加普法战争。战争结束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了十几年小职员,1893年去世。莫泊桑一生共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包括普法战争、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生活及农村生活三个方面。他在作品中描绘了第三共和时期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伪善的本性,嘲讽了小市民的虚荣心和可笑行为,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对他们可贵的品质进行了肯定和赞扬,《羊脂球》、《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羊脂球》通过在普鲁士军队向巴黎大举进攻之际,有十个包括资产者和妓女在内的人临时租乘一辆邮车转移的故事,肯定了妓女羊脂球的爱国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讽刺了资产阶级上层人物的道德还远远不如一个妓女。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小市民兄弟之间的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酷无情的人际关系,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社会对人们的腐蚀作用。

《项链》是莫泊桑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短篇小说,写于1884年,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它深刻的思想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巧的艺术构思,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项链》的情节很简单,女主人公玛蒂尔特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渴望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 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特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简直兴奋得忘乎所以了,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特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特白白辛苦了10年。

作品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奢靡的上流社会的反感。

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一个中产者家庭,父亲是公证人,母亲是天主教徒。年轻时他曾受到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1889年至1891年在罗马的法兰西学校从事研究,回国后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讲授美术史。

罗曼•罗兰早期从事戏剧创作,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重视传记文学的创作,陆续发表了三部英雄传记:《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和《托尔斯泰传》。

1904年到1912年,罗曼•罗兰出版了洋洋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描写平民出身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以个人奋斗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的悲剧的一生。克利斯朵夫出身于莱茵河畔的一座小城市,祖父和父亲都是音乐师。他从小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学习音乐,并常随父亲进宫中演奏。在宫中他看到了封建贵族的专横跋扈,此后他攻击贵族,鄙视豪门,反抗不公平的事物,结果到处受到排挤,加上生活困难,初恋受挫,被迫逃离德国,来到巴黎。在巴黎,他看见的是同德国一样的黑暗和腐败,到处受到冷遇,只有朋友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给他以安慰。在一次五一节游行示威中,他的朋友奥里维埃被警察打伤致死,情人葛拉齐亚不久也突然病故,这使他万分悲痛,心灰意冷,从此不问世事,晚年移居罗马,专心从事宗教音乐创作,同时希望调合一切矛盾,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最后在回忆中死去。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倔强性格和自我奋斗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社会黑暗现实,暴露了德、意、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虚伪、堕落、勾心斗角、趋炎附势的腐败风气。

返回〖中外名著导读〗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