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识字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识字论文 ›› 文章正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28日 09:55 浏览次数:2430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3053

利用《自读课本》识字:识字要有凭借。在学生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以后,就指导学生利用《自读课本》(人教版)识字。每篇课文少则识字20、30个,多则识字50、60个。有时一节课读一篇课文,有时一节课读两篇课文。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读一读课文认一认字,认一认字再读一读课文。边阅读边识字,边识字边阅读。这样学生认得快,记得牢,效果好。同时还锻炼了阅读能力。
  背古诗识字:要求学生每周背一首古诗。每读一首古诗,认识3、5个或10个、8个生字。在老师进行浅显的讲解之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边背边加上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背古诗的速度越来越快,兴趣越来越高。一年下来,学生平均能背古诗50、60首,二年级学生多的能背100多首。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必将对学生的文化修养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这要求4年前我们已经开始做了。
  读课外书识字:经过训练,第二个学期以后,学生就可以读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一年以后,不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也能读。两年后,适合儿童读的少儿读物,大部分学生能拿起来就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普遍提高,有的已经在读《水浒传》《西游记》《百科全书》等书籍,少则几十本,多则几百本。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识的字,学生可根据拼音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这又增加了一部分识字量。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识字、阅读相互促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共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结构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加强了阅读识字的内容,节省了时间,更便于教学。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4.识字促进习作,习作巩固识字效果。
  提早习作:从学生学习写字后,就练习写作。从写词开始到写句,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三句,从写几句到写一段、两段。
  写的要求:写一个词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一段话就要写通顺。不会写的字不要硬写,可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或查字典解决。
  写的形式:主要有贴图看图写话、画图看图写话、观察生活写话、听记、摘抄等。
  经过这样的训练,期末考试“看图写话”一项,实验班学生一年级平均写77个字,二年级平均写200多字。二年级学生的观察生活习作,多的能写3、4百字,而且错别字很少。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不会写的字,想办法会写,又学了新的字。从识字方面来说,写一遍比读一遍记忆的效果更好。识字、写作相互促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