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口语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口语论文 ›› 文章正文

基于案例研究的口语交际训练例谈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3月26日 11:21 浏览次数:4004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39931

太空去过了,我就想去看看海底世界,我撕下一片花瓣,说:“飞吧,飞吧,……”我的话没说完,就来到了海底。我看到了珊瑚、水草、岩石和各种各样的鱼、海龟等,它们形状不同,颜色鲜艳,我好象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一条大鲨鱼向我冲来,吓得我赶紧撕下一片花瓣,说:“飞吧,飞吧,我要回家。”转眼间,我就坐在自己家的沙发上。
  生3:我觉得生13光想到自己,还应该想到别人,甚至国家。
  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该生。
  生3:当我在电视里看见伊拉克被美国侵略地乱七八糟的时候,我连忙撕下一片花瓣,说:“飞吧,飞吧,让伊拉克重新回到幸福的时代吧!”霎时间,伊拉克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唉,只剩下三片花瓣了,我拿着花瓣,去找需要帮助的人。
  ……
  分析:以上课例的主要的价值在于立足交际,多向互动。
  师生互动。在《七色花》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师生的互动具体表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的畅想和教师的汲取导引,学生的畅所欲言和教师的相机点化上。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几次转移话题,教师紧跟学生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两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提示他们有条有理、有头有尾地说下去,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体验文本。在交流问题二“第七片花瓣变什么”这个问题时,一位学生说话出现“卡壳”现象,他很想表达一个意思,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此时,教师及时地作出反应,迅速而自然地帮助学生将这一问题抛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产生了继续交流的愿望。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循序渐进的,开课始伊的“讨论训练”,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完全可以达成。最后的“演讲训练”却有着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练习,要完成它,学生的精神活动和语言因素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同构。学生一方面要凭借自己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展开想像活动,另一方面要运用恰当的口头语言和组织口头语言的方法、技巧。由于“演讲”建立在“讨论”的基础上,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说得很精彩。

生生互动。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生生互动是全方位的。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说、辩、议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思想,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学生交流的问题一是“确定哪一朵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一位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积累的经验,断言有四片花瓣用得没有意义,引发了一场讨论。得出了前六片花瓣在为小珍妮自己服务,只有第七片花瓣是为别人服务,用得最有意义这一结论。用小学生的认识标准来判断:“北极那么冷,不回来会冻死的”、“不用这片花瓣让小男孩站起来,小男孩去医院看病要用很多很多的钱”这些理由不可谓不充分。学生此时的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认识的自然流露,他们拿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七色花的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讨论的问题二是“第七片花瓣变什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引发的思考和联想,是学生在精神领域中的新探索、新拓展。学生对“第七朵花瓣可以再变出七色花”这一想法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学生在同伴的影响下说到了环境保护,说到了世界和平,他们由自己说到了别人,由个人说到了社会。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情感体验也在层层提高和加深,语言表达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交际能力由低到高不断完善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