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下册) - 3 烟台的海

第2题

联系上下文,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2)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答案 “扑”字的原意是“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这两个句子中的“扑”字虽然字面意思相同,却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1)句是涌浪“扑向堤岸”“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前赴后继、锲而不舍”,这里的“扑”字写出了巨浪汹涌、惊涛拍岸的气势,让人感受到了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2)句是“浪花”“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这里的“扑”字展现的是“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赋予了浪花孩子般的天真与烂漫。

第3题

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提供了生存、发展、创造的空间。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层层递进,色彩浓烈,表达了作者对烟台的海的由衷赞美。

第4题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

答案 课文是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

(2)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解析 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文描写季节的相关段落,概括景物特点,写出导游词。导游词的开头要有称谓和欢迎语,然后要把景物特点写得详细而生动,介绍完景物之后要有结束语。其次,在模拟导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楚,表达要准确;②要面向游客,讲解要生动,举止要端庄、大方;③态度要亲切,并随时关注游客的反应;④对游客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灵活、巧妙地回答。

答案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烟台,欣赏这里夏季浪漫的海上风景。春去夏来,海鸥高飞,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了丝丝凉爽、阵阵惬意。站在这里,夏日的燥热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眼前水平如镜的大海,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涌起这样的感觉:烟台的海真像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大家一定记得巴金先生写的《海上日出》吧,也一定想目睹那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吧!在这里,你的愿望肯定能实现。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便会拖着长长的倒影。每天的这个时候,海边都会聚满如痴如醉地观看日出的游人。到了夜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都喜欢观赏这美丽的海上夜景,都想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就在人们的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最动听的声音。

关于夏季烟台的海的迷人景象,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介绍能给您留下美好的记忆。同时,祝您在这里旅行愉快。

 

教材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