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阅读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阅读论文 ›› 文章正文

倡导“阅读反思” 提高阅读质量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6日 11:21 浏览次数:1600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7737

二、“阅读反思”的四个层面

  上期我们谈到阅读期待的四重视野,即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与之相对应,阅读反思也有四个不同的层面。
  1.文本解读的反思 阅读的第一视界是解读文本,即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但是由于种种非“阅读”的原因,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海子的诗为例。海子原名查海生,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当校报编辑,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因其自杀,他的诗歌曾一度湮没无闻,图书馆、书店都找不到。但到1999年,海子与食指同获首届“鲁迅诗歌奖”,《海子的诗》重获好评,其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这是许多老诗人也难以享受的殊荣。
  对同一首十四行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摩罗说:“我立时被它所震撼”“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我确实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爱。”还说海子的体验提供了一些极其可贵的启示:“它让我相信中国作家也是可以体验爱与幸福的,中国文学也是可以从爱与幸福、祈祷和拯救的层面寻找发展的可能性的。”(摩罗《体验爱 体验幸福》,见《书屋》2000年第7期)
  而海子的大学同班同学刘大生,在读完《海子的诗》集里的140多首诗,并认真研究这首诗之后,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作者分析诗的第一节:等到明天再去做幸福的人,说明主人翁并不会“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如果明天做不到这一切,那么所谓明天的幸福就不过是幻想和梦呓。第二节中,幸福变成了“闪电”,闪电一闪而过,不能持久,又何谈幸福?将幸福“告诉每一个人”,是不是有点自我炫耀?作者质问:海子为什么不好好活着以继续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爱和幸福呢?自杀的人们的祝福能让人感到幸福吗?其结论是:海子的诗“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百出”(刘大生《病句走大运——从海子的自杀说起》,《书屋》2002年第2期)。
  刘大生对海子的批评可谓严厉甚至近于苛刻。但他告诫盲目崇拜海子的读者:海子的诗从内容到文字,并非无懈可击。这种反思无疑是有益的。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