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趣集

看似简单的数字,实则蕴含了无穷的智慧。一个数字可以包罗万象,既有祖国的壮丽河山,又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更有千奇百怪的神秘现象。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吗?那就来数字趣集王国来看一看吧!

十二字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数字趣集 ›› 十二字 ›› 文章正文

十二铜人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5日 15:11 浏览次数:1941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7660

专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

  有关十二铜人的文献记载
  a、《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b、《史记·索隐》按:“二十六年有长人见於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c、《正义》引《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d、陈直《三辅黄图校注》三辅黄图卷之一:“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高三丈,钟小者皆千石也。”
  e、《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云:“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f、《长安志》引《三辅旧事》云:“秦作铜人,立在阿房殿前,汉徒著长乐宫大夏殿前。”
  又云:“坐高三丈,铭其后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

  十二铜人的下落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载“(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孝灵皇帝下》:“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由是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
  《正义》引《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邺,符坚又徒之长安而毁之。”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曰“是岁,徙长安诸钟虡、骆驼、铜人、承露盘。盘折,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大发铜铸作铜人二,号曰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又铸黄龙、凤皇各一,龙高四丈,凤高三丈馀,置内殿前。”
  《后汉书》也记载“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收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虚、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上一篇: 十二地支
下一篇: 十二平均律
返回〖数字趣集〗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