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问题

孩子的综合素质是指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范围外,孩子在课内外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个性素养、身心健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是孩子个体道德、情感、意识、智慧、身体等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为了便于家长解决孩子综合素质的相关问题,我们把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德商(道德)、智商(智力)、情商(情绪)、体商(身体)、财商(理财)、法商(法律)以及心理健康,全面细致地为家长提供培养和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解决方案,使孩子健康、全面、快乐地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家长类专题 ›› 综合素质问题 ›› 心理健康问题 ›› 文章正文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小丽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11日 10:22 浏览次数:1347
No.A56875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看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返回〖综合素质问题〗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