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玉门关。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边塞风光,大气磅礴,韵调优美,颇具特色,与高适、王昌龄齐名,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传世之作仅存六首,《凉州词》和《登鹳雀楼》非常有名。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何必。

【度】越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一座城楼孤立在万仞高山的旁边。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第三句“何须怨”是诗人自我安慰,尽管“春风不度玉门关”,也要义不容辞地卫国戍边。

全诗写的苍凉悲壮,虽极力渲染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王之涣、王昌龄与高适比赛的故事

王之涣、王昌龄与高适三人非常要好。有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去旗亭饮酒(旗亭就是酒楼)。到了旗亭,那里正好有十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伎在会宴,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忽然提议说:“我们几个都负有诗名,可究竟谁胜于谁呢?今天我们就看她们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胜者。”

第一个歌伎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便在墙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

可是王之涣却毫不着急,微微一笑说:“这三位都是普通歌伎,唱得很一般。咱们看看那位最漂亮的歌伎唱的是谁的诗,若她唱的不是我的诗,从今以后我就再也不与你们二位争高低了。”话音未落,那位最漂亮的歌伎唱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三人不觉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