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前沿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小学数学名家们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以及国内外的最新数学教育动态。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教育前沿。

教改动态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数学教学前沿 ›› 教改动态 ›› 文章正文

浅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体会

责任编辑:小西瓜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14日 08:52 浏览次数:703
No.A5126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是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用的实验教材,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改革并参与了该教材的实验。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粗浅体会。

一、《新教材》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

原教材的应用题教学是学生认识的难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大致都是读题──理解分析──列式解答,不管学生识不识字,理解与否,只要列出正确算式就达到目的。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教学意义的体验很肤浅,也是导致学生今后学习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之一。《新教材》的“用数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学课题由原来的“应用题”改为“用数学──金色的秋天”等生动的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情景图的处理方法也由之改变;观察图意──叙述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列式解答。这一过程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感悟和相互的交流。观察、叙述图意每一步都给了学生体验、感悟的空间。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观察、叙述、理解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数学的体验、感悟。

二、《新教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原应用题教学,一题一议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只会解答书上的应用题,而《新教材》中的“用数学”则不同。一幅情景图,学生要看、说、算,而且还要看懂、说清、算对,要在想象图的寓意上组织语言,计算结果。整个过程既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又要有组织材料的能力,还要有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幅图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思维的水平不同,组织概括的能力不同,对事物综合认识水平不同,审美意识不同,等等。所以“用数学”是从根本上改革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返回〖数学教学前沿〗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