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

教育是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有规律可循,教育更需要耐心与热情。正如所有的艺术与科学一样,它需要智慧的指引,以便让我们更近科学,更近我们最初所拥有的理念,让我们的教育实践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来研习“班主任兵法”。

班级管理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班主任兵法 ›› 班级管理 ›› 文章正文

敢于惩罚善于惩罚──班级管理的一点思考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27日 09:23 浏览次数:1273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5403

3.警他。现行学校教育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的。由于处在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具有寻求归属、认同和支持的心理倾向,遂使这种群体组织形式形成了自身的教育优势。它既可以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学生,发挥集体舆论、集体监督的巨大作用,也可以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警他,就是通过运用惩罚手段,教育个别,影响群体,以儆效尤的举措之一。教师通过罚人,明确划出行为“红灯区”,警他毖后,把正面教育的意图和要求贯彻下去,使之转化为学生和学生集体的自觉行为,这样就不仅教育了个人,也教育了整个集体。

惩罚的操作首先要打消思想顾虑,扫除心理障碍,敢于惩罚。因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单纯地依靠正面说服教育,启发学生自觉,或是通过奖赏加强并鼓励学生的行为再生,都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是非评判能力还不成熟,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品质还较薄弱,他们的惰性和拖沓的积习还很顽固。所以实施惩罚式教育管理,加强行为控制,强化纪律的约束机制是绝对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造成奖惩赏罚的双向教育和两极互补,才能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偏执单一,摆脱捉襟见肘,一筹莫展的教育困境。因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克制自己情感和不良行为动机的能力,不仅可以用正面引导,说服教育的方法培养,也可以通过纪律约束,用强制和某种惩罚的方法加以培养。”(南京师范大学编《教育学》第276─277页)。

其次,惩罚的成功操作是一种艺术和技巧,也是一种本领和机智。时机、心理、方式、数频、强度、步骤等都要掌握适度,“过”与“不及”都不能发挥最佳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敢于惩罚,还要善于惩罚。善于惩罚,关键要找到恰切的惩罚形式,这种形式既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又要有别于“体罚”,使学生愿意接受它,借以弥补负疚心理。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对惩罚的形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狠抓了常规式惩罚和评选式惩罚两种主要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常规式惩罚。常规式惩罚是运用于班级工作常规管理中的惩罚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1]损坏班级利益,影响班级名誉的,罚为别人或集体做一件好事,以补偿歉疚心理。[2]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的,除必须按要求完成作业外,罚抄写诗歌教育、名人警句数则,或为大家唱一支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认识,改正错误。[3]不遵守课堂纪律,损坏公物等,罚为班级买一件纪念品(花、画、字幅等)以挽回不良影响。[4]打架斗殴或所犯错误有较深思想根源的,罚写一份心理病历,并针对错误写一句自我警策的座右铭。[5] 考试出现了较大失误与波动,罚写一份学习病历,分析病因,总结教训,提出治疗方案与对策。
  2.评选式惩罚。评选式惩罚是利用学生的自尊好强心态,发挥集体教育优势,定期(一般一月一次)举行的班级评选活动。评选的对象与内容是:(1)学习最认真的人和最不认真的人。[2]课堂注意力最好的人和最不好的人。[3]完成任务最积极、最准时和做事最消极最拖拉的人。[4]进步最快的人和最需要进步的人。这种惩罚对比鲜明,反差巨大,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刺激,心灵中的十字架。为避免成为后一类人,学生们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克己守纪,勤奋好学,无形中就提高了班级教育管理的水平

惩罚的操作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亦应讲究操作规范。否则就会大大影响实施效果,甚而产生负面效应。一般说来,规范化的操作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和说服教育相结合。单纯地进行正面教育和单纯地进行惩罚教育同样是错误的,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惩罚一定要伴之以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的性质、危害、根源,认清为什么受到惩罚的道理,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认同教师的惩罚手段,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要出于爱心善意。热爱学生是教师根本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行为准则。惩罚同样不能偏离这一基准。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辨恶向善,并通过自己的行为矫正去避免惩罚,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去体验惩罚。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切不可歧视、厌恶、嫌弃、粗暴,而要热情、诚恳、冷静、细致。否则惩罚教育很可能走火入魔,误入歧途。

3.要掌握分寸,合理公正。处罚要依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情节,以及对错误的认识态度来决定给予必要的惩罚。要分别初犯和累犯,重犯和轻犯,无意和故意等,区别处治。切不可简单化,“一刀切”。要防止教师的“成见”与“偏爱”的情感因素在处罚中作崇,造成处罚的失衡、失准、失当、失败。

4.要采用间隔惩罚。惩罚不宜滥用。泛滥无度的连续惩罚是一种灾难。它能迅速引发受惩者的心理疲惫和消极适应,导致无动于衷、漠然视之的心理防卫,从而造成惩罚的失败。其次,过多的惩罚势必引起高度的焦虑水平,击垮一个人自尊、自爱的心理保护屏障,导致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的精神坍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抓好学生的教育管理,一定要把正面说服教育和惩罚管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者并重,双管齐下。试看苍茫寰宇,日以阳德,月以阴灵,阴阳互补,刚柔相济,才形成昼夜交替,和谐律动的自然界。对人的心灵的内宇宙实施精神改造和行为重塑,又怎么能搞单打一,唱“独角戏”呢?尽管我们应该重视正面教育的主导作用,但也不应忽视惩罚教育的作用。要从孤掌难鸣的教育困境中走出来,从作茧自缚的封闭心态中走出来,从形而上学的认识迷误中走出来。高举起全面管理的双刃剑,两只手一起抓,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能走出困境,抓出实效,再上新的台阶。

返回〖班主任兵法〗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