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课改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课改论文 ›› 文章正文

提倡选择性学习:新课程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4月19日 15:52 浏览次数:3457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3300

1.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出各种各样选择的主体。学生作出选择的自由性意味着他享有作出决定的自由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没有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只能做“听话的孩子”,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他们不会去探究、不会选择、更不会去创造:课程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完全失去了生命活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已经注意了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拿教育部最近组织专家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七科教学大纳中的语文学科来说,这次修订“更为关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多样性与选择性,弱化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规定性,仅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性提出建议,增加教师和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自主性。”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恰当地把握选择的“度”,学会自我调控,提高自己作出选择的水平和能力。
  2.差异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所有的人和事。但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内容,2亿多孩子共用一套或几套教材,在我国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我们这样做的假定是:只有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胜任社会赋予他们的应该承担的使命,在未来的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在课程内容的掌握上,可以不问地域差异,不管性别不同,不涉民族径庭,不提个人先有的经验,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已规定好了的知识。其实不然,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是以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只有充分顾及到这些经验,才能真正学有成效,学有所得。另外,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各自所具有的潜能甚殊,也需要由众多的知识来滋养、哺育,课程内容由此也需要多样化、个性化。正如同研究创造心理学的著名学者吉尔福特所讲的,创造潜能在不同学生身上体现是极为不同的,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动手操作,有的擅长语言符号,有的擅长抽象思维——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与此相应,变千篇一律为多姿多彩,把学生的潜能更充分、更全面地展现出来。[3]经验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注重选择的个性化,根据自己认知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环境,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3.发展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容器”,他们的任务是接受知识,成为理想社会所要求的“具有理性的人”。[4]教师则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设计所谓“最新最美的蓝图”,无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视学生的变化发展,把学生看成没有选择权利的、被动的个体。在学科教学中,不去考虑社会,学生的变化,而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我们无法估计的。广大教师只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实际,才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此相适应,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要把选择看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注意选择的变化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调整学习的节奏和步伐,进一步改进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