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课改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课改论文 ›› 文章正文

新课程的概念重建和教师的实施策略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30日 09:04 浏览次数:2393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3188

学科课程中的内容的整合进行学科课程中的内容整合,要树立“用教材”的思想,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整合以及与自然、社会的整合。教学《死海不死》,先让学生在家做鸡蛋怎样才能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死海不“死”的原因。
  学习方式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环境,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2.选择的策略
  与传统课程环境相比,新课程给予教师更多的是“不确定性”,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学会运用的策略选择的内容有三类。
  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教学内容要尊重、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学论教。
  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应学生建构意义的方式,克服机械学习,死记硬背。
  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要重视激励性,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3.加工的策略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多样的学习方式,教师是不可能全盘照搬的,必须要经过教师的个性化、本土化加工后,才会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实际。
  加工的过程首先是研究发现的过程,其次是创造、再生成的过程。比如,教师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对教材(或文本)的加工,包括对教学材料的重新组合;对教学材料的扩展或压缩;对教学材料的制作和修改。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关于文本解读的丰富意义,也有个“加工”的过程。文本的意义有不确定性。这不确定意义,也许是编者赋予的,也许是读者赋予的。学生怎样理解教材,教材也就有了怎样的意义。如对“萤火虫”之死的理解就可以是多元的。教师的“加工”策略就要在引导、参与过程中体现。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