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识字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识字论文 ›› 文章正文

自能识字,主动发展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28日 09:33 浏览次数:4059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3026

四、实验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深入的开展,我们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并组织课题组教师加强学习,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学习先进的识字教学经验,同时研究制定了实施策略,决定此项研究分两步走:第一步,也就是第一年,研究重点放在一年级。因为一年级时识字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首先加强了汉语拼音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尽快
  掌握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并结合拼音音节教学提前识字。这样在拼音一学完,学生就已认识了大量汉字。在后面的教学中,则注重加强识字方法、写字的指导,一年下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于是在第二步,结合新大纲的颁布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总结不足,我们又从新的一年级起,设立了两个试验班,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并确立了两年期的奋斗目标。
  两个试验班的教师都是有一定能力、有一定经验,又富有开拓精神的年轻教师。在试验中,我们采取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策略,即其中一个班主要着力于课堂教学研究,主攻方向为优化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识字效率,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能识字、创新识字能力;另一试验班则主要在拓展识字渠道、激发识字兴趣上下功夫,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在生活中、在社会大环境中识字用字,发展读写。同时两个班又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期共同达成试验目标。

(一)优化阅读教学结构,重视识字教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近年来,由于某些偏颇,使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也往往本着“识字教学不是目的,学会读写才是目的”的原则,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了带领学生阅读理解上,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正确有效的识字方法,识字不够扎实,更别说高效识字了。在试验中,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以往教学的弊端,主要做法是:

1、初读环节,严把读音关
  以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初读环节,往往只给学生极短的时间识记生字,在公开课或参赛课上,表现尤为突出。实践证明,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效识记生字。生字读音障碍未扫除,又怎能正确理解内容呢?而且对于生字,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有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生字,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订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为纠正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扎扎实实的把好识字的第一关——读音关,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通常可安排这样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自由读课文,遇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对于较难的课文,第一步一般可安排范读引路,而把自读作为第二步);2、把生字连词用卡片、投影、电脑等手段单独突现出来,检查订正。这一环节又可分两步: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检查读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如自读、“乘火车”读、指名读、领读、同位间互读、齐读等等。3、指名读课文或同位、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检查字音,及时发现问题,纠错改错。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读音如轻声音节、多音字及其它易读错的音节,及时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目的就是:面向全体,踏踏实实走好识记生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