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教育叙事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教育叙事 ›› 文章正文

新课改下的“解惑”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4月04日 09:42 浏览次数:1367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2338

“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最早见于韩愈的《师说》,但“解惑”不是“告诉”,“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于漪),是“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培养他们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习惯……”(于漪)。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彻底打破“编程”的格局,致力于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惑”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文吉吉)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一定要多从学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某教师在执教《背影》一文时,课堂里曾发生过这样的一场争论:学生甲:“假如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要亲自去买橘子。”他的观点马上招来学生乙的反驳:“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吗?”“宁愿没有《背影》,也不能只在车上流泪。”两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的争论引来了许多同学的加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意见,争论得十分热烈。于是一个新的学习计划在这位教师的心中诞生了,他因势利导,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回去查阅有关资料,明天举行辩论会一一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埋下了伏笔。
  教学是双向的、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应该在动态中生成,而不是在静态中预构。同时,学生认知事物也是由肤浅到深刻,由抽象到具体,学生在刚刚接触新事物时,那些模糊而闪烁智慧光芒的疑问,能够为教学方法的确立和学习方法的实施提供灵感,我们的教师又怎么能够漠视这些可贵的语文资源呢?

上一篇: 突如其来的提问
下一篇: 幸福的守侯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