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识字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识字论文 ›› 文章正文

识字量大了以后……——谈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的识字教学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6日 08:11 浏览次数:3070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13156

但是即使新教材增加了课文数量,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是毕竟有限的,学生在这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怎么能体会到“字”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呢?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学生很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学生在字与字的千变万化的组合中,在字的不断组合以至发生质变的过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这就足够了,这种朦胧地感受我们千万不能用孤立的组词、扩词、写句以及解释词条这样的方式去检验。

新取向五:对于简洁与复杂的的中观理解。

识字量大了以后,识字过程务必指向简洁,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将识字过程人为地复杂化:一是为了追求识字过程的“科学”性,很多教师以为用“拆解组装生字”或者“换偏旁”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生字:“我是这么记住‘晰’这个字的,左边是个‘目’,中间是个‘木’,右边是个‘斤’,合起来就是个‘清晰’的‘晰’字”,“我是这么记住‘楼’的,把‘搂抱’的‘搂’的提手旁改成木字旁就是‘楼梯’的‘楼’”,如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二是为了追求识字过程的“趣味性”,很多老师引导学生编成谜语、儿歌、故事来认字。

识字的过程确实应该科学,应该有趣,但前提是简洁。记一个字两个字用上述方法可以,记个别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用上述方法也可以,但记800个字、2000个字难道也用上述如此庞杂的方法,这种人为的将识字过程复杂化将会把识字教学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且上述第一种识字方法是处于对识字过程科学性的追求,但其科学性却值得怀疑,因为只有少量低频汉字存在着笔画数和部件数效应;而高频汉字的识记和提取都是“整体输入”和“整体输出”的。上述第二种识字方法是处于对识字过程趣味性的追求,其实,让识字过程趣味起来的办法有很多,例如设置一些游戏、竞赛的环节,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例如做一个摘果子游戏,看看谁摘的果子多,收获多,老师说一个字,学生就去抢树上的果子。

但是,新课程的识字过程又必须是复杂的。当然,对于怎么复杂我们必须进行中观地理解。新课程的识字教学应该怎么复杂呢?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