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语文教学论文 ›› 教材论文 ›› 文章正文

使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4年02月25日 16:21 浏览次数:4187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13087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什么能有广泛的适应性,首先是因为它是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共同的智力水平、认知特点来编写的。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入学时,孩子的智力水平、认知特点是共同的,城市的孩子并不比农村的孩子聪明,农村的孩子的想象力也不比城市孩子差。北师大版教材以北师大专家对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成果作为依据,为北师大版教材广泛适应性奠定了基础。
  从教材选文题材来说,既有反映城镇生活内容的,也十分注意表现农村生活内容的,使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诗文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玩具”这一单元,两篇主体课文中专门有一篇是写农村孩子自制玩具的散文;再如“路”这个单元,第一篇就是“乡村大道”;“眼睛”这一单元第一篇是“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表现希望工程;“收获”单元有一篇直接描写老农的诗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象这样有意识的关注农村生活,把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优秀诗文编入教材,引起了农村孩子和教师的兴趣,对城镇孩子和教师来说,这些选文使他们了解了他们不熟悉的广大农村的生活和农村孩子的生活,因此也十分有兴趣。这里有一个“适应农村”的正确理解问题,“适应农村”应该理解为“适应农村孩子的发展”,而不是适应农村的落后。比如有一个单元中有一篇课文讲用互联网和姑姑联系的故事,有的县教委的同志一看,就说农村没有电脑,农村教师也不会上网,这样的教材农村根本无法使用。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难道只教农村孩子能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吗?如果编出这样的农村版的教材,全部贴近现实农村生活,那就是对农村孩子的束缚,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不知道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只看眼前,不着眼于发展和未来,那真是“误农民子弟”。现在农村没有电脑,很快就会有,农民现在不上互联网,很快就会上互联网。因此,涉及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选文,从农村孩子发展这个原则来看,是非常适应农村需要的。有一位来自贵州山区的教师说得好,如果以农村落后为名,选用落后的教材,采取落后的教法,那就会进一步加大城市农村的差距。这个道理许多农民其实是很懂得的。北师大的教材有黑白和彩色两种版本,许多经济落后的农村偏偏不订便宜的黑白版,而是订彩色版,他们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该使用效果差的东西?

返回〖语文教学论文〗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