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趣集

看似简单的数字,实则蕴含了无穷的智慧。一个数字可以包罗万象,既有祖国的壮丽河山,又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更有千奇百怪的神秘现象。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吗?那就来数字趣集王国来看一看吧!

一字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综合类专题 ›› 数字趣集 ›› 一字 ›› 文章正文

天下第一泉——中泠泉

责任编辑:起点 发表时间:2013年10月09日 10:58 浏览次数:1709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12933

“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原在扬子江心,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唐代名士刘伯刍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水质后,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盈杯不溢出南宋名将文天祥畅饮后,豪情奔放赋诗一首:“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诗,闲品茶经拜祠仙。” 
  天下第一仙峰——三清山中泠泉也叫中濡泉、南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外。唐宋之时,金山还是“江心一朵芙蓉”,中泠泉也在长江中。据记载,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牌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三泠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泠泉”。因长江水深流急,汲取不易。据传打泉水需在正午之时将带盖的铜瓶子用绳子放入泉中后,迅速拉开盖子,才能汲到真正的泉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到此,留下了“铜瓶愁汲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的诗句。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江沙堆积,金山与南岸陆地相连,泉源也随金山登陆。中泠泉上岸后曾一度迷失,后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并由常镇通海通观察使沈秉成,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春写记立碑,建亭,覆亡。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并拓池40亩,开塘种植荷茭,又筑土提,种柳万株,抵挡江流冲击,使柳荷相映,十分秀丽。现镌刻在方池南面石栏上的“天下第一泉”五个遒劲大字,为王仁堪所书。池旁盖楼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双层立柱,直径七米,十分宽敞,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十分风凉幽雅。池北建有两层楼房一座,楼上楼下为茶室,环境幽静,林荫覆护,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书党“中泠泉辩”石刻。
  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后唐名士刘伯刍把宜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的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名列第一。用此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之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益,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从此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返回〖数字趣集〗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