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

教育是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有规律可循,教育更需要耐心与热情。正如所有的艺术与科学一样,它需要智慧的指引,以便让我们更近科学,更近我们最初所拥有的理念,让我们的教育实践走向成功。让我们一起来研习“班主任兵法”。

工作艺术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班主任兵法 ›› 工作艺术 ›› 文章正文

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责任编辑:Winnie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03日 10:26 浏览次数:1574 内容转自:www.lbx777.com
No.A49985

——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来说,除了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要力求先进外,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最为核心的还是教育人力资源即师资队伍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教师学科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师的人格素质与教养能力。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甚至在目前一些高校的管理体制中,班主任是上述两种含义,尤其是后一种含义的集中体现者。因此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是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本文拟从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从完整教育理念的哲学思维论述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值得重视和挖掘的人力资源。

  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时空的富有者
  现在班主任工作在有些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班主任反映,学校一切工作围绕教学,升学的压力使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和空间非常的有限,因而感到困惑和苦恼。人类从早期的教育开始,原本包含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养的,并且后者为根本。但是近现代以来社会对教育选择功能的需求强化、为市场服务的功利要求增强,也由于现代人类在意识观念方面遇到越来越复杂的难题和困境,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人格个性教育效果下降,学校几乎完全成了知识教育的场所。在我们今天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时候,首先需要重新建树完整的教育理念,不仅从知识论的层次上认识教育,而且从生存论的层次上,从完整生命的角度认识教育。德国文化教育的第三代学者——教育人类学代表人物鲍勒诺夫把教育时间称作“时间性”(DieZeitilichkeit),把教育空间称为“空间性”(Dis Raumlichkeit)。在他看来,人对空间的关系问题就是“居住”(Dad Wohnen)问题。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帮助人们学习居住的本领以便实现人的本性,住所是生活秩序的标志。至于人与时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不单是关涉瞬间的存在,人还是关涉未来的存在。因此,人应对未来要有责任感,为着这样的未来,还要积极筹划富有价值的生活。根据教育人类学的理解,我们可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并认定班主任时空的富有者。

  第一,班主任是代表国家公共教育机构作为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教育生活的指导者。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个体来说,是学校教育空间的“居住地”,学生要在这里适应过群集体生活,要在不知不觉中学公共生活的规则、受到社会文化的习染,觉知在个体之外还有形形色色不同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的人,学会与他们打交道。因此,可以说,班集体生活是把一个人从自然人教育提升到社会人的最重要的场所。班主任的有效工作,可以使学生的群集体生活井然有序、使学生对这一教育“居住地”有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感,并从这里渡过人的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

  第二,班主任代表国家教育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班级精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目的,同时把教育意图通过日常的晨会、班会、班队团干部培训指导以及个别思想工作进行善恶是非的价值评价,这些工作使学生不仅学习“实然性思维”,而且学习“应然性思维”、学习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它所起到的对人进行的思想定向的作用、情趣爱好、欣赏口味定向的作用,亦即价值观教育作用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也许在物理学、数学意义上的时空并不多,但教育人类学意义上的时空则是硕大的、意味深长的。

  第三,更为重要、更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是面对活生生的人、人又是有差异性、偶然性的人,那么,教育就不仅有连续性一面(如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而且有非连续一面(如顿语、唤醒、豁然开朗等)。教育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班主任可以利用入学仪式、开学典礼、生日纪念、入队入团、成年节日庆典等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受平时日常生活不容易构成的精神洗礼,相信人在这些对自己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或在一种特别的精神情感氛围中会发生思想上某种觉醒和跃迁。另一方面,也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生活中不愉快的、偶发性的事件、变故以产生平时难以获得的教育效应。如:学生因严重学习挫折、疾病、失足或家庭变故等生活危机会打断日常生活的因果链突然直面人生,精神失去原先的轨道。鲍勒诺夫的教育人类学思想认为,每当危机出现时,人将直面自己的处境,并深切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正是教育应该抓紧时机的“节点”,掌握了这个“节点”,教育便会在连续性中产生一种非连续性的飞跃,从量变达到质变。“危机”不是可怕的坏事,它禀有一种促使生命闪射光芒的特征,成为对生命过程产生积极意义的必不可少的现象。人正是在同“危机”“打交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品格外化,实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开始新的生活。班主任对引导学生克服“危机”,走向生命崭新层次,具有特别的角色地位。他以“教育之爱”的眷眷之心、殷殷之情,给学生以关怀。以倾听、接纳、劝诫、吁求(Appell)、催醒等方法唤起学生心灵中潜在的自尊自爱,并且学会用冷静沉着、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与意志力量处理恶运、摆脱困境、闯出新途。
  总之,只有我们不再把教育局限于知识论层次上、局限于认知学习的单向度上,而是进入存在论层面上、进入认知学习与情感体验学习的双向度上,班主任的教育进空观便会得到更新,从而相信自己是学校教育时空的富有者。

  二、班主任是教育生态关系的调节者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不断有人把生态学的观点引进教育学,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教育生态学。通过教育生态学的学科视野,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班主任作为教育生态关系的调节者的许多丰富意涵。

  第一,如果我们把个体从出生开始面临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系统,那么,人从家庭早期教育到公共教育机构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改变。在家庭中儿童是在父母血缘亲情中学习社会文化和道德规则的,由于大部分父母的全力关照呵护,儿童一般都会形成以安全感、信任感为特征的健康的依恋感。我们认为,这种健康的依恋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同理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这种基本情感的衍生发展、迁移创生。班主任作为公共教育机构中社会价值体系及其规范的最直接的代表面对两个难题:一是需要保持健康依恋的心理链条不发生断裂,使人的心理发展有连续性、稳定性;二是必须使家庭培育出的带有一定自然适应性的初级社会性情感扩大、延伸并转变为适应公共教育准则的更高形态的社会性情感。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具有与原有教育生态中“异质同构”的情感,它们是对学校的依恋、对教师同学的依恋、对班集体的依恋,这一形态的依恋感是未成熟的一代走向爱家乡、爱社区、爱民族、爱国家、爱共产党的第一个“中转站”。班主任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角色地位和活动余地都极为显著,他要设法营造班集体既规矩又温馨的教育环境,要在类似父母爱的呵护、安全心理氛围中巧妙地将本质上不同于家庭依恋的、更高社会化的要求给予下一代。他还要积极地来往、工作于家庭与学校之间,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协调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矛盾,促进两者的“接合”与“融合”,对那些与学校文化反差很大的家庭文化,不仅自己亲自做工作,而且通过儿童在学校培养下形成的“反哺文化”去影响、改造家庭文化。在每一个新学期的开端,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转折时期,班主任作为教育生态关系的调节工作格外繁重。

上一篇: 谈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
返回〖班主任兵法〗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